台灣山地的地形破碎,形成了許多各自獨立的生活空間,當年在這遍山林裡孕育著幾十個各自關連卻又獨立的原住民族群。這些原住民族早在十七世紀漢人由中國大陸移居開墾台灣前,就已經於這島上活動約已有八千年之久。



台灣原住民族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在人種上屬馬來人,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甚至有語言學家認為︰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台灣原住民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族群有密切關聯。截至目前,大約二十六種已知的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台灣南島語言)中,至少有十種語言已不復存,五種瀕臨消失,其他多種語言則出現輕微程度的損害。



台灣原住民族原先廣泛分布在台灣山區,尤其是台灣中部,並且沿著沖積平原,聚集成許多的部落。各族群有時相互通婚,有時互相鬥爭,彼此糾結纏繞,充滿許多族群矛盾和歷史仇恨,這讓後來的外來統治者,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1646年農曆八月,清軍攻克浦城、霞浦。明朝隆武帝出奔江西,在汀州遭清軍俘虜,之後絕食不屈而亡。明朝隆武政權滅亡,鄭成功避走金門,然後開始於沿海各地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的舊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數千兵力誓師反清。




自從1647年一月,在烈嶼起兵抗清後,鄭軍轉戰浙、閩、粵東南沿海,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後來為了解決大軍的後勤給養問題,鄭成功決定奪取時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支配的台灣島。



1661年,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人、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經過一番較量,荷蘭於1662年二月九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台灣。鄭成功下令屯墾台灣的範圍,北達宜蘭縣,南至屏東縣恆春,但鄭成功實際的統治區域,大約是從彰化縣二林鎮到屏東縣佳冬鄉的範圍之間。



1682年,清康熙皇帝決定攻台,命福建總督姚啟聖統轄福建全省兵馬,同鄭成功的叛將、時任水師提督的施琅,進取澎湖、台灣,授萬正色為步兵提督領軍十二萬進駐福建,接應水師提督大將軍施琅,俱受姚啟聖節制。


1683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明鄭水師獲得大勝,後鄭克塽順薙髮令率臣民降清。



2008年一月九日,美國環球戰略網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最早提到大陸航母將命名為「施琅號」。此後,有關大陸首艘航母將命名為「施琅號」的說法不脛而走,並不斷被渲染。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於2011年五月,被逼得主動鄭重澄清表示:「施琅號」的說法根本是子虛烏有。大陸的航母不是針對台灣而來,也沒有要命名為「施琅號」 ,盼外界不要作文章…


 



清治時期長期間實行「畫界封山」政策,將不願承認清帝國政府統治權之「生番」隔離於界線外。清治末期實行「開山撫番」政策,除了懷柔手段,有時亦使用武力進行「開山」,征剿不服之原住民部落,原住民的傳統生活領域開始受到侵犯。


 



1894年,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爆發了「甲午戰爭」。戰敗後的清朝政府迫於日本的軍事壓力,最終於1895年四月十七日,由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鴻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經芳,與日方代表為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日本下關的「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的第二條條文為:中國把遼東半島、台灣、澎湖諸島之權及該地城壘、兵器製造所及國有物永遠割給日本…



日本隨即依照此約,於1895年設置台灣總督府為台灣的最高統治機關,其首長是台灣總督。從中國手裡取得台灣後的日本人,為了取得礦藏、木材等中高海拔山地資源,更加深入番界,於是與這些原住民(日人稱為高砂族,後繼之國民政府則稱為山地原住民)發生了許多戰爭與交流。


霧社位台灣中部山區,濁水溪上源於此。霧社恰好是中、北、東部原住民傳統生活領域分水嶺,是中央山脈重要據點。因此,霧社被台灣總督府視為「山地理蕃的行政中樞」。


 



霧社群賽德克族人(Seediq)以數十或數百人形成一個部落,居住在霧社台地,共計有十一個部落,日人稱之為「蕃社」。莫那·魯道,為賽德克族頭目,,據說身高將近一百九十公分。他曾經到過日本,參訪過東京、京都與名古屋,見日本的兵工廠與軍校,深知日軍的武裝力量絕非原住民所能企及。返臺後,對於日本官吏的嚴苛時常忍耐,也要求族人盡量配合公家施政。


 


當時的霧社.jpg


為了於霧社砍伐林木,台灣總督府優待入山工作人員,除正式警察外,其他入山勞工日人皆一律給以警察或隘勇名義。


一日,因砍伐不當導致五個正在工作的原住民被壓死,且有許多族人在搬運木頭時被日人毆打。



除此,根據日本警方1930年10月7日的紀錄,在一場婚宴時,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莫那想跟與同僚一起路過的日警吉村克己巡査敬酒,當他拉著吉村的手時,吉村以「討厭那個不潔的筵席而欲加以拒絕,要將被握住的手甩開」為由,以警棍對塔達歐·莫那毆打兩次,其他原住民憤而群起圍毆日警。


莫那魯道為顧全大局,怕事情鬧大對原住民不利,乃攜酒往吉村處道歉,但吉村仍一派盛氣凌人不肯接受道歉。族人除新仇舊恨外,亦深恐日警報復,故紛紛敦促頭目莫那魯道密謀起義抗暴。爾後,在比荷·瓦利斯和比荷·沙波的策動下,引爆「霧社事件」。


 


1930年十月二十七日,殖民地政府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舉行台灣神社祭,並於霧社公學校舉行聯合運動會。


 



此時,日人警備鬆弛。賽德克族霧社群之馬赫坡、荷歌、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六部落和抗日的賽德克族等共約一千兩百族人,其中實際參與戰鬥的約三百多人,趁霧社地區晚秋季節之破曉時分,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分數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


 


 


霧社部落警察最高権力者警察霧社分室主任佐塚愛佑警部家族


事件爆發現場慘況.jpg


同時,還襲擊霧社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宿舍等,其中最嚴重的攻擊事件,發生在霧社公學校。參加該次運動會的婦女與學童,遭到了賽德克族不分老幼的攻擊,死傷極為慘重。前來參加典禮的台中州理蕃課顧問管野政衛野與郡守小笠原均死於襲擊。 


此次賽德克族起事部落,含婦孺共殺死日本人一百三十四人、誤殺著日人服裝的漢人兩人,並殺傷兩百十五人。從警察分室及屯駐所,獲得槍枝一百八十支、彈藥兩萬三千餘發,同時切斷通往外地的電話線。


 



擔任日本警察的賽德克族人花岡一郎左右為難,最後選擇全家自殺,自始沒參加起事。


 



日本殖民政府於當天下午,從自公學校僥倖逃出的教職員口中得知霧社發生"原住民大出草",導致霧社方面日本官員全滅的事態,隨即動員警察與在鄉軍人於埔里展開防備,並以「以夷制夷」的方式,驅使其他原住民擔任第一線鎮壓武裝部隊。


 





此事件爆發後,震驚日本人,日本殖民地政府立即進行軍事行動。下令緊急調派台灣各地之警察隊與軍隊進攻霧社。除派屏東第八飛行連隊之飛機,到霧社山區實施偵察和威嚇飛行外,並調派台中州、台南州、台北州、花蓮港廳之駐軍,往埔里、霧社前進,進攻發起事件之原住民。




抗日六部落族人退回各部落後,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歌社頭目塔達歐·諾干率領,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


 



1930年十月三十一日,賽德克族起事部落與日人軍警部隊對決後,除馬赫坡社外其他部落都被日人佔領。抗日主力退到馬赫坡社,其餘散在各溪溪谷。


 



1930年十一月二曰,馬赫坡社被軍警佔領後,起事原住民完全退入山中,大部份退至馬赫坡、塔羅灣兩溪溪谷,利用懸崖絕壁的有利地勢與日方作戰。


  




  





1930年十一月五日,日軍臺南大隊在馬赫坡社東南方高地附近,死傷頗重。遂增派部隊配備機關槍、飛機,並以飛機投擲違反國際公約之糜爛性毒氣彈,對躲藏在密林中的抗日原住民進行攻擊。在糧食彈藥皆有限的情況下,抗日原住民退守馬赫坡岩窟,不是戰死就是在巨木下自縊。


最後莫那魯道看見大勢已去,於是在隱密的山洞裡,以三八式步槍頂住下顎,飲彈自殺。而在內山巖窟的兒子塔達歐‧莫那不接受招降,與被迫前來招降的妹妹訣別後自盡。


 



事件結束後的統計:遭日軍攻擊致死者三百六十四名,自殺者兩百二十五人,被拘禁者兩百六十五名,另外有約五百名原住民投降。


 




日本方面則出動包含台灣軍司令部、守備隊司令部、台北步兵第一聯隊等等軍隊,約一千一百九十餘人,另外還有一千三百名的警察部隊。


 



根據事後日方戰報顯示,軍警共戰死二十八名、受傷二十六名,協助日軍的原住民戰死二四二名、受傷十九名。在進行了總共為期四十餘日的大小戰鬥後,事件才算結束。






1930年十一月十日,道澤群總頭目泰目·瓦利斯被抗日原住民殺死,讓道澤群懷恨在心。更由於霧社事件,日人利用各部落之間的敵對,使用「以夷制夷」策略,利誘脅逼此二部族組成「味方蕃」襲擊隊,投入戰事,造成霧社各族群之間的仇怨擴大。但是因日本政府決定從輕處分霧社事件的參與者,造成道澤群憤恨不平。


1931年四月二十五日,道澤群的壯丁在日本警方「道澤駐在所」鼓勵下,組成襲擊隊,攻擊霧社事件餘生者居住的「保護蕃收容所」,被殺死及自殺者共兩百一十六人。達到報仇目的的道澤群襲擊隊員,共砍下一百零一個首級,提回道澤駐在所向日警「繳功」。此保護蕃收容所襲擊事件,被稱作第二次霧社事件。


1933年,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其遺骸被日本人意外尋獲,日人將其遺骸於埔里展示之後,送至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做為學術標本。


霧社事件前,霧社本就是總督府理番政策的重點地區,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反抗。因此,總督府修正了台灣原住民的歧視政策,並且加速皇民化教育,對原住民做思想教育。將原住民強制遷移到平地定居,過農耕生活。



1939年,日本人為了興建萬大水庫,將巴蘭社群(巴蘭、塔卡南、卡茲庫)遷到北港溪中游台地,取名為中原社。而原居於霧社地區的賽德克族人,全部被移居到北港溪流域。


 



霧社事件紀念館.jpg


1973年,國立台灣大學在賽德克族族人及長老強烈的要求下,莫那·魯道的骨骸方遷回霧社的「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下葬。今日,南投縣仁愛鄉的霧社當地,設有霧社事件紀念碑,莫那·魯道雕像豎立於內,以紀念他的事蹟。



纪念碑


霧社事件紀念碑.jpg


文章出處: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744&tid=15304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li_hometown 的頭像
    houli_hometown

    這是[慈德四村與后里新村]部落格

    houli_home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