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94年,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孫文赴夏威夷檀香山號召華僑親友,於該年十一月創立「興中會」革命救國組織。在中國國民黨的傳統中,將興中會視為該黨一脈相承源頭。1925年,蔣介石領導才成立不久的黃埔軍校全體師生發動東征。1928年,蔣介石率子弟兵北伐成功,軟硬兼施收服了各個地方勢力,統一了全中國地區。二次大戰後的1949年,中國國民黨軍於國共戰爭中,卻在佔有絕對軍力優勢的情況下,節節失守、全盤失利,終將中國大陸拱手讓給平地崛起共產黨軍,倉皇撤守至臺灣。



1950年六月,南北韓戰爭爆發。台彎因具戰略利用價值,使得美國當時的總統杜魯門因現實考量,決定改變原本對台彎所採取的「袖手旁觀、自生自滅」政策,重新資助在台灣的蔣介石政權,而「美國軍事援助技術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 正是美國軍事援助的一部份。




美軍顧問團於1951年四月下旬進駐,五月一日正式成立運作。該團人數於1951年駐守台灣時,連同團長也不過只有十二名軍官。美軍顧問團最重要的任務,是將美國的軍事預算管理制度,導入蔣介石政權的政府決策機制之中。


1951年七月,華府向台北遞交一份備忘錄。於其內表示,美援的條件是:中華民國政府建立起一套美國認可的國防軍事預算與監督機制。蔣認為這是美國政府,要控制台灣軍事與財政的企圖,美國政府的態度使蔣介石深感受辱。雖然如此,同年十月中旬,蔣還是接受了美方的要求,答允日後在編列年度軍事預算時,先與美軍顧問團進行協商,然後再提交美方掌控的「經濟安定委員會」做進一步規畫。


 



美方同時干涉當時蔣介石,欲在台徵召一萬五千名台籍人士入伍的計畫,因該方案將嚴重危及當時蔣介石政權的財政體質。最後,美國迫使中華民國政府妥協,將徵召的士兵人數減半。


美方也干涉蔣介石政權,原本計畫以「強制儲蓄」的方式,來籌集總值一億五千萬新台幣資金,以縮減財政赤字的方案。美國改為由美國經濟合作總署,撥款四百萬到七百萬美元資金,讓台灣的進口商與企業界,得以從政府購買更多的外匯,用來進口美方指定的商品與工業設備。



1954年,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此後以顧問性質來台的美國軍士官,隨之大量來台,進駐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  


 













網路上流傳著一位在1957到1958年間,曾駐守協防台灣的美國大兵,當時在台灣四處遊玩時,順手所拍攝的一系列台彎照片。從那些舊照片裡,現在的台彎人,才有機會再次得以窺見,那些早隨歷史消失、與現時大不同的早期台彎樣貌。他曾將這批為數約兩百六十張的舊照置於網路相簿,但不知何故現已不再復存。幸虧有有心人將其轉製為影片置於youtube,這些不復見的珍貴鏡頭才得以能繼續流傳。 


 


































艾森豪與蔣介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分別擔任歐洲及中國戰區的盟軍統帥。1960年六月,繼杜魯門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親訪台北。蔣氏夫婦親至松山機場迎接,並共搭敞篷車前往圓山行館,途中接受熱情群眾夾道歡迎。


艾森豪於抵台當日傍晚,在台北總統府前廣場對台灣群眾發表演說,並發表聯合公報以穩固邦誼,同時譴責中共當時對金門隔日砲擊之挑釁行為,重申將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繼續保衛台澎金馬。


 



文章來源: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744&tid=23007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li_hometown 的頭像
    houli_hometown

    這是[慈德四村與后里新村]部落格

    houli_home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