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頓開 -- 存善念 息煩惱
存善念 息煩惱
世間的欲念有善惡兩種,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開世間的一切;若起惡念則人生方向就會偏差,因此產生了煩惱。
有一次,佛陀來到一個小鎮說法,有位富翁也和鎮上的許多人一樣,虔誠地聆聽佛陀宣說人生的真理;聽完之後,他便向佛陀請示:「聽了您的教誨,知道心要時時保持平靜,最近我正為了家產而煩惱,使我一刻也不得安寧;我知道心不平靜的根源是因為有煩惱,但是要如何去除煩惱呢?」
佛陀問:「為什麼家產會讓你如此煩惱?」富翁說:「因為我年老了,卻不知要如何放下財產和事業?」佛陀問:「你有兒子嗎?」「有啊!都已經成家了。」佛陀說:「既然兒子長大了,為什麼不讓兒子繼承產業呢?」
富翁說:「我的兒子從來也沒有料理過家務,更沒有幫我經營過事業,他什麼都不會呀!」佛陀說:「每一種技藝、學問都是學習而得的。你的兒子既然長大了,應該可以好好將你的人生經歷教授給他。 」富翁又說:「我要教他,但是他卻沒有意願要學。」佛陀說:「你能『放下』,自然就有人接。人生無常,生命只在呼吸間,當最後的一天來臨時,即使放不下所有的一切,但是又真正能帶走什麼?」
富翁聽了,仍然猶豫不決。佛陀又舉了一則譬喻:「人生的欲念有如一把乾草,點火之後,你拿著這支火把逆風而行,火愈燒愈大,很快就會燒到手掌心,若不放手就會燒到手腕,再不放就會燒到身上。」富翁此時才真正體會了佛陀的教誨,放下了心中的煩惱。
我們也要淡泊知足,不要有不捨之心。因為生命在呼吸間,如不及時反省、看開,放下欲念,這對我們的心念會有很大的殺傷力。
人的言行舉止總是在一念心,我們要時時抱持一分平靜、淡泊的心,不貪名利、不求權勢,自然內心就會很平靜,且能守在本分事上,盡己所能貢獻於社會。
渡河
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在河的對岸講法。有許多比丘想渡河去聆聽,但是,河邊只有一條船。船主告訴比丘們:「我的船已經很舊了,你們這麼多人要坐,會很危險!」由於比丘們急著要到對岸聽法,根本無視船主的忠告,還是全部都上了船,船主只好勉為其難地開船。
當船行駛到河中心時,比丘們發覺船底滲水進來,大家開始感到恐慌!這時船主說:「我說過這條船已經很老舊了,你們卻不聽我的話。現在大家如果不能保持沉靜,船沉的速度將會更快。」
大家聽了,都冷靜下來,不敢亂動。還好船主的經驗豐富,請大家盡量減輕船身承載的重量,最後終於將人船平安地送達對岸。
比丘們見到佛陀,便述說剛才所發生的事。佛陀說:「當你們坐在船上時,非常擔憂會發生危險,平常卻沒有警覺人生時時刻刻都有危機。一般人常煩惱未知的來世,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注意今生此世──注意現在的心念,要滅掉心中的貪、瞋、癡、慢、疑五種毒念。」
貪、瞋、癡、慢、疑 人生粗重的負擔
我們的身體,好比那艘已破漏的船一樣。我們要盡量減輕船身的負擔,而它最重的負擔就是「貪、瞋、癡、慢、疑」,這是粗重的煩惱。我們若坐在一艘會漏的破船上,隨時都有沉下去的可能,唯有修補漏洞、減輕破船的負擔,才能安全地抵達彼岸。
不要只想著:來世是否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要注意當下此刻,是否有煩惱?是否能以開闊的心胸待人處事?在別人的心目中,能否縮小自己?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本文摘自:《塵盡光生》
行善是道德 付出是勇氣 證嚴上人開示於2009年11月18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17期
如同大地山林須做好水土保持,才能承受風雨;上人勉眾,心靈亦須做好水土保持,才能保護道心與慧命。
「有智慧的人懂得回歸自性,站在心靈的高山上,能清楚觀察人間事物。若不珍惜心地的山林而自我毀壞,失去涵養法水的能力,稍遇是非風雨,道心即崩垮無存。」
「 道德勇氣」非對別人 而是對自己
上人言,所謂的「道德勇氣」,要先用於保護自己的道心,以「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的勇氣持續精進。
「道德勇氣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有心行善,就是道德;有力而能付出,才是勇氣。真正的道德與勇氣,就是心寬念純,即使有雜音、有困難,也不放棄苦難眾生。」
上人叮嚀,人多力量大,能耕大福田,要提起道德與勇氣,悲智雙運,讓窮苦人有真正而永久的依靠。
在說別人的過失之前,要先自省己過。上人提醒:「見到別人的優點,要由衷讚歎、自我加強及學習。若看到別人的缺失,要先反省自己是否有相同的缺失?自我警惕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莫因自我委屈而原地踏步
先打開自己的心門,才能與人溝通,也才能與人合心。上人再次強調,要求別人愛自己之前,要先付出、愛人。「莫與人計較,和別人計較是自己的損失。就在為了別人不理會自己、不關切自己而心生委屈之時,別人已經一路往前直行,自己仍在原地踏步。」
除了從別人的錯誤中反省自己,上人亦提醒,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成人之美其實是美化自己。個人事小、天下事大,心中存放太多是非、委屈,等於在心裏種下病毒,將導致心靈災難、土石流……」
天下災難實是眾生共業,上人勉勵大家轉法輪,將人心由偏轉正,才能扭轉惡化的氣候。
「轉法輪者,自心要先淨化、修除習氣,才能進一步淨化人心。要將人人的心靈道場鋪平,展現寬大平直的菩提道,讓人人行於其上不再走偏。」
學歷文憑是不是很重要? 本文摘自:《1994證嚴法師的衲履足跡》
有同仁問:目前許多機構皆以學歷為取才標準,文憑是不是很重要?
上人的回答: 文憑主義只是社會價值觀下的產物,人性有更多值得開發的珍貴資產。
不要在意學歷的高低,能將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光有學 問 不足以服人,唯有以「德」才能服人。
希望同仁們以踏實的精神固守工作崗位,善盡本分。
|
資料來源:johnny lu
houli_home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