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主義者永遠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解釋和處理事情


這基本原理法則被稱為是「自我中心」


而「自私」的構念,通常包含於「自我中心」裡  


 



自我中心與自私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自私」是指個體當面臨自己的利益,與對方利益有衝突時,會不計對方的損失,以滿足自己的利益為主。自私者在進行自私行為的同時,通常能察覺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及別人的利益,但仍按照自己的最大利益不擇手段。


 


而「自我中心」卻並不一定涉及與利益相關聯的命題。例如,有時候自我中心者傷及的,並非對方的利益,而是對方的心理感覺,或兩人長期維繫的關係。自我中心者則有時候知道,自己如此的行為會傷害別人,有時候卻不是那麼清楚自己行為的後果。



但兩者都有個共通點,就是:


決定了之後,便一意孤行


並且很可能在遭受批評時


名正言順地說出一樣的話:


我就是這樣的人,沒辦法 …




也正因自我中心與自私的人,永遠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解釋和處理事情,永遠以照顧自己的利益為優先,所以這兩者在現實生活裡,很難讓別人在完全充分瞭解、體認其真實性格後,仍視其為是個可以推心置腹的摯友。在男女情感上,具備此種性格的人,也更難會是個能衷心付出的貼心伴侶,因為其最愛的永遠是自己。


所以,這兩種人,注定與誠摯的友誼與真心的愛情絕緣。在他們的實際生活裡,即使曾出現過真心的朋友與情人,最終也必將灰心失望的離去。若走入了婚姻,即便沒有以離異收場,也僅是過著徒有其名、聊勝於無的夫妻生活。其終生真正的好友,只有兩個: 一個永遠忠是最愛的自己,另一個則是此生實陪伴在左右的孤獨 …





「自我中心」在倫理層面,與「個人主義」相似,但與「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更接近。自我中心主義,代表著「激進的自私思想」。在除了自己,一切都被視為虛假的情況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而,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對「我」的思想的約束,而這一切都是因「我」而可變的。



簡單來說,自我中心主義主張


「完全自由,隨心所慾」


沒有任何約束,一切決定根據「我」的意願


絕對的自我中心主義,在形式上


等同於「絕對的自由」


即不對他人的理性負責



人一切的問題,來自於「自我」


喜歡從自己的需要去入手、去思考問題


人一出生便懂得自私自利, 以自我為中心


但人若成年後,仍沒學會


適時地犧牲自己的利益


不能為別人著想、遷就別人


依舊僅能一味從個人的角度


去思考和發展生命的自由


並賦予這種自由以個人的意義



這樣的生命,只能是種自欺的虛幻自由


一個絕對自我的人,一個十足的利己主義者


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生命裡的自由


他自有來自於生命給予的絕對約束 …





來個同理心指數測驗吧:下面有三張圖片,每張圖片各一種眼神、四個選項,請選出符合那個眼神所表達的情緒,每張圖在五秒內就要作選擇。


 



 



 



(上面三題的答案在最下面)



同理心,由我們大腦中額葉的那塊位置控制,越發達、越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也就是所謂將心比心的位置。由這三張圖,可找出EQ的關聯性。一般平均而言,男性能答對一題,女性則會答對兩題居多。若三題如果全對的,是比較有同理心的。如果全錯的,就是偏向凡事都用自己的直覺來做決定,是個較只想到自己的人。同理心越強的男性,在與情人分手時越理性。相反地,則越容易是個恐怖情人。



瑞士心理學家兼兒童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瓊·皮亞給 (Jean Piaget,1896一1980) 提出了 egocentrism「自我中心主義」的概念。根據他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於前運思期,在面對問題情境時,只能憑知覺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向度或單一層面,而忽略事物的其他向度或層面。



同時,兒童在此階段,只會從自己的觀點著眼,不會考慮別人的看法,完全以主觀來看世界,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於自己的行為和觀點上。這種現象,即稱為「自我中心主義」或是「自我主義」。



ANS:


(2)挑逗
(2)自信
(1)嚴肅




文章來源: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744&tid=15986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li_hometown 的頭像
    houli_hometown

    這是[慈德四村與后里新村]部落格

    houli_home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