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稱,人類的認知能力從四十五歲起開始下降,而不是一般以往認為的,要到六十歲才會出現下降。這項研究報告指出,人在中年就開始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現象,已經獲得證明。於此,中年的定義為四十五歲至四十九歲。


法國流行病學暨人口衛生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in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Health)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從1997年起,對近五千兩百名男性和近兩千兩百名女性進行長達十年的觀察。


 



志願接受調查者為四十五歲至七十歲,曾經被納入長期健康研究的倫敦公務員,他們接受三次有關記憶力、字彙使用情形、聽力與視力的測試。


結果發現,四十五歲至四十九歲的男性中,有3.9%的人出現認知能力下降。六十五歲至七十歲的男性,認知能力下降的比例則為9.6%。


至於四十五歲至四十九歲的女性,認知力降低的比例為3.6%。六十五歲至七十歲的女性,認知能力下降的比例為7.4%。


 



認知能力 (cognitive abilities) 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係、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向以及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註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美國心理學家加涅(R.M.Gagne)曾提出三種認知能力:言語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為什麼和怎麼辦的問題的能力)、認知策略(有意識地調節與監控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能力)。



認知能力的衰退,則是指失去學習新技能,以及記憶文字、姓名和面貌的能力。這是人們年事漸高時,最常見的現象。為了減低或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曾有研究人員檢測了吸煙、飲食、腦力遊戲、運動以及其它方法所可能產生的影響。研究人員翻閱了上百份已經發表的研究報告,並沒從中發現有力的證據,證明這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可以帶來明顯的改變。



過去研究報告中,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使用任何藥物,能夠防止或減緩認知能力的衰退。不過,至少還有些證據顯示,生活形態的改變,能帶來積極的效果,以及其它與認知能力衰退無關的好處。採取健康的生活形態,就醫學以及營養和激發認知能力的角度看來,還是有助於減緩認知能力衰退。


加拿大懷雅遜大學華裔博士楊麗霞則稱,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並沒想像般衰退得那麼早,通過一定的訓練和指導,無論是低齡老人或是高齡老人,其認知能力仍十分具有可塑性。老人平均能記住,差不多一年前,所學到的概念的50%。


 



影響老年人認知能力的,不是貧富、社會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而是其他因素,如老年人年齡、是否喪偶以及年輕時的活躍程度。造成老年人認知能力減退的最主要兩個因素是︰老年人年紀變大和單身獨居。這一結論,適用於任何種族的人群。


 




 


文章來源: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744&tid=16176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li_hometown 的頭像
    houli_hometown

    這是[慈德四村與后里新村]部落格

    houli_home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